安徽农学通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音乐地理学视角下安徽淮河流域民歌研究

安徽淮河流域民歌种类繁多、风格迥异,成为安徽淮河流域的一道文化风景线,对该地区民歌运用音乐地理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会发现民歌是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影射与反映。

一、概述

1.音乐地理学简介

音乐地理学就是将音乐与地理特征、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探究其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的学问,核心要旨就是把音乐同其生长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考察[1],突出从地理地貌对音乐形成产生影响的角度去分析、总结音乐学理论。音乐地理学是民族音乐学和文化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地理对音乐的形成究竟有何影响?有学者用“山的屏障,水的走廊和阻隔”[2]301来形容这种影响,也有学者提出“声音景观”(soundscape)[3]和“流动的声音景观”[4]来形容音乐所具备的地理性文化特征,这些观点都成为研究安徽淮河流域民歌的理论基础。

2.安徽淮河流域民歌概述

安徽淮河流域在安徽北部,西与河南省、东与江苏省、东北与山东省交界,其民歌丰富多彩、风格迥异,地域特征明显与多地域文化的互渗、融汇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该区域的民歌可以分为五河民歌、霍邱民歌、凤阳歌、乞丐音乐、劳动号子、山歌、秧歌、哭丧歌、赶集歌、节气歌、小调、舞歌、儿歌、婚嫁歌等数十种之多,而且这些歌种至今都有保留和流传。

安徽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的分布情况与自然界的地形地貌有着十分的相似性[5],山地、高原、水乡的歌曲差别明显,尽管各种民歌、音乐间的过渡性、兼容性特征也较清晰,但越过各种民歌、民间音乐过渡带之后的地域性差别极为突出,所谓的民歌过渡带不过亦是明确的异域音乐的分水岭。民间音乐文化的过渡区是一个自然法则的具体体现[6],安徽淮河流域从地理特征上来说也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因此,该流域的民歌之流变特点亦当如此[7]。另外,音乐天生是追求大量复制的艺术[8],这就决定了好的音乐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传播性,越过地理的阻隔,音乐文化的过渡区由此产生,过渡区音乐的不确定性往往具有更大的魅力。安徽淮河流域民歌整体上属于过渡区音乐。

二、安徽淮河流域民歌的地理性特征考察

1.川地民歌的特点

川地即指平原地带,流行“川地民歌”的地区主要包括蚌埠、阜阳、亳州、颍上、凤台、怀远、凤阳等市县,这些地区既组成了安徽淮北平原,也是淮北平原在安徽省的核心区域。运用中原官话演唱是川地民歌的主要特征,同时歌风大胆泼辣,具有北方的深厚、诙谐与粗放,舞歌是其最重要的代表——即在民间歌舞中所唱的歌曲[9],载歌载舞或许更能体现激情。川地民歌以徵调式为主,音区不高,节奏铿锵有力,旋律在七度上大起大跳,歌唱讲究真声演绎。

2.山地民歌的特点

安徽的西部天高山远,连绵起伏、延绵不绝的大山构成了该区域的主要地貌,故山地民歌主要集中在该处,以金寨、霍山、六安市北部地区为主。山歌、茶歌、秧歌、牧歌、门歌、号子、筑歌以及各种小调是山地民歌的主流形式,其中“挣颈红”“慢赶牛”是典型的山地民歌,这两种民歌样式都起源于劳动生产活动之中。

“挣颈红”多以徵调式为主,旋律主要由so-、la-、do-、re四个音按上行式组合而成,其中夹杂着la-、re的下行。该种民歌的演唱方式颇有特点:假声为主,歌词一般限定为五句,前面四句以接龙的方式每人一句,最后一句众人合唱收尾,显得高亢嘹亮,音域较宽,音区较高,假声运用较多,旋律多以八度及八度以上的大跳引人入胜。

3.丘陵民歌的特点

丘陵地貌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理特征之一,此种地形海拔多在100~300米,属于由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上,即由平原向山地过渡的地形地貌,安徽淮河流域的霍邱、寿县、长丰、淮南、定远、滁县、天长、明光、嘉山、来安等地区就是典型的丘陵地貌。

丘陵民歌与江苏扬州地区的民歌较为接近,这与两地相邻有极大关系,如天长的民歌《茉莉花》就被学界定义为江苏民歌,事实上,天长也是该民歌的起源地之一。《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是凤阳的民歌代表,花鼓灯歌主要流行在淮南和寿县等地,小调、山歌是霍邱民歌的主体。[10]由此可见,丘陵民歌种类繁多、特点差异大,但不一而足的风格中又蕴含着相近似的因素,即带有强烈的过渡性和融合性色彩,与该地区是东、西、南、北地理文化交汇、冲突的中心地带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