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一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暴发调查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感染性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我国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1]。该病病死率在5%~45%之间,通常低于10%,主要通过蚊、蝇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导致感染牛不育、流产、生产性能下降、皮张无法利用等,会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1929年,赞比亚首次确诊发生LSD[2]。2019年8月10日,我国首次在新疆确诊发生该病。2020年6月28日,安徽省在LSD排查中,发现黄山市休宁县一养牛户饲养的黄牛发生疑似LSD。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组成专项工作组赴现场开展了暴发调查,了解疫情发生的详细经过,明确疫情来源,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
1 调查方法
1.1 病例定义
1.1.1 可疑病例 2020年4月以来,皮肤出现多发疙瘩样结节,以及发烧、流泪明显、留口涎等症状之一的牛。
1.1.2 确诊病例 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为LSDV核酸阳性的疑似病例。
1.2 调查范围和方式
1.2.1 调查范围 发病养殖场、周围养殖场(3 m范围内,并结合地理环境和自然屏障确定)以及与该场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其他养殖场。
1.2.2 现场调查 与养殖场场主、饲养员以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相关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疫病发生过程、周边饲养情况、调入调出情况、发病后采取的措施等,并作详细记录。
1.2.3 采样与实验室检测 采集牛全血、皮肤结节痂皮、鼻/口腔拭子样品,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测。
1.2.4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采用Excel软件整理现场收集的生产数据及相关信息。
2 结果
2.1 现场调查
2.1.1 养殖场基本情况 养殖场位于一蔬菜家庭农场内(东临溪镇临溪村),由蔬菜大棚改建而成,非封闭式,设施简陋。该场存栏肉牛26头,采取散养和圈养相结合养殖方式,其中19头圈养、7头放养(在距离该农场3 km外的芳口村放养),均为公牛,平均体质量250~300 kg。2019年9月,从外省调入20头鲁西黄牛(2020年2月因牛腿摔断,急宰1头),其余肉牛均为本地购入。截至发病时,未出售肉牛。场内没有任何防蚊蝇及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发病时场内蚊蝇很多,也没有消毒池等消毒设施。牛场所在村的东西两侧为绵延数公里的群山,东面流经的一条河流距牛圈直线距离仅160 m,牛场距离高速公路约300 m。牛场饲喂的豆粕、玉米等均从饲料经营店购入,饲喂的青饲料来自附近山上的青草及本地农民种植的玉米秸秆。详见图1。
2.1.2 发病经过与临床症状 6月16—18日,场主发现圈养的1头牛皮肤出现结节,进食量下降,随后陆续发现同群牛出现结节症状,到7月8日共发病13头,并有1头死亡。发病初,颈部出现小结节,豌豆大小,后逐渐变大,全身可见大小不等结节,在肛门下方、腹部、睾丸等处均可见,大的直径3 cm左右(图2);采食量下降,伴有发烧。发病10 d后,结节破溃,形成结痂;结痂可用手抠出,抠出后皮肤出现凹坑,有血渗出。病牛未见口腔疱疹结节,部分病牛可见流泪,结膜发红。出现结节症状后,场主试图对患病牛注射头孢进行治疗,但没有效果。
图1 牛场位置、场内设施和周边环境A.牛场位置;B.牛场内部设施;C.牛场周边环境(距西边山脉320 m、东边小河160 m、高速公路300 m)。
图2 病牛皮肤和会阴处结节样症状
2.1.3 免疫情况 4月初全群牛免疫了口蹄疫疫苗。
2.2 疫病分布
2.2.1 时间分布 6月16—18日,1头牛皮肤出现结节,进食量下降,场主以为是蚊子或牛虻叮咬,随后对全圈及牛体表喷洒防蚊药水。喷药后,养殖场内蚊虫明显减少。6月25日,第2头牛身体上出现结节,伴有进食量下降;6月26—28日,同圈舍又有9头牛出现皮肤结节;7月8日,又有2头牛发病,并有1头死亡。疫病流行曲线见图3。
2.2.2 空间和群间分布 牛场共有2个圈舍,圈内有19头牛,发病13头,发病率为68.42%;散养7头,在距离该场3 km外的芳口村饲养,没有发病。
图3 该场疫病流行曲线
2.3 诊断与处置
2.3.1 实验室检测 6月28日采集病牛抗凝血、鼻/口腔拭子和结痂皮样品,7月1日省专家组调查时又采集同群无症状4头牛抗凝血、鼻/口腔拭子,均使用深圳奥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LSD检测试剂盒进行PCR检测,结果有6份病牛鼻/口腔拭子、1份结痂皮、3份病牛抗凝血为疑似阳性(表1)。疑似阳性样品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复检,均为LSDV核酸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