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
中医药健康产业,作为知识型产业的一种,人才在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国家在相关的规划中,对中医药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较为重视,例如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中就明确提出,到2030 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1]。
1 背景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旨在深度挖掘中华传统医学宝库的基础上,通过医疗、药物、健康服务等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面向中医药领域的专项规划文件,同时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整体规划中,亦有较多篇幅提及中医药健康领域[1]。
为了充分了解当前中医药健康人才队伍的现状,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2017 年上半年,在安徽省芜湖市,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调研,旨在借助对芜湖这一全国中等城市的调研,近似反映全国平均水平。
本次调研,共调研2 个方面的群体,首先,是普通居民,主要借助于互联网社交媒体传播定量调研问卷的方式,共获得有效问卷183 份,旨在了解居民对中医药健康产业及服务队伍的需求;其次,是产业的从业者,主要采用访谈、现场观察等形式,对医院(公立医疗单位,调研3 所)、诊所(社会医疗单位,调研3 家)、中医学校(人才培养单位,调研1 家)、中药店(药品经营单位,调研2 家)、养生会所(健康服务单位,调研3家) 等进行了调研。
2 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形成了对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现状的判断,主要包括6 个方面。
2.1 居民期望:理想值与人才队伍现状有较大差距 根据对居民的调研,有67.8%的被调研者认为“顶尖的中医能够治疗大部分的疾病”[2],71.5%的被调研者认为“应该存在可以治疗目前西医无法治疗疾病的中药秘方”[3]。被调研者对中医认识的理想值的设立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①近年来影视文学作品中,部分展现了“中医药的神奇”[4],使得居民认为中医药理应达到此类等级;②人类仍然有较多无法通过主流的西医技术治疗的疾病,因此会向其他的医技体系寻求期望。
2.2 居民定位:将中医药视为保健养生、慢性病及少数疾病的治疗 根据对居民的调研,有89.1%的被调研者认为中医药擅长在保健养生的领域的应用;有80.3%的被调研者认为中医药擅长对慢性病方面的治疗;有47.5%的被调研者认为中医药对部分晚期病症有一定的作用。
居民对中医药的定位,一方面是近现代以来,中医药受西方医疗技术的冲击,讲求人体内自然平和的理念,使之向长期调理(而非急性治疗) 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是中医药人才队伍衰落,被迫向少数领域聚焦的结果。
2.3 人才结构:高端人才相对缺失,影响对社会公众的服务 以安徽芜湖三家医院,通过各自公开的数据,进行人才结构的对比,即芜湖中医院(三甲中医院)、弋矶山医院(省内知名三甲综合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三乙综合医院)。其中,各自的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为,芜湖中医院9.3% (150 余高级职称,1600 员工数),弋矶山医院15.7%(400 余高级职称,2548 员工数)、市第一人民医院14.3%(200 余高级职称,近1400 员工数)[5-7]。
上述数据的对比,可见中医药领域,高端人才的相对缺失,这一方面影响对社会公众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影响了基础人才的培养。
2.4 人才来源:中医药学校难以吸引优秀学子,直接影响人才队伍建设 鉴于目前的人才培养方式,只有优秀学子报考中医药学校,方能向社会提供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但是,由于医学专业人才回报周期长(即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方能获得较高的收入),使得大批的优秀学生纷纷报考金融、计算机、工程、管理等“快速见效型”专业,回避医药类专业,而在医药类专业中,毕业生又更倾向包括西医类专业。
对比安徽大学(省内211 综合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省内领先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省内领先中医药大学) 在安徽省内2014—2016 年招生情况(招生数量多,可剔除偶然性因素)。取3 年平均值,安徽大学平均分领先省控线10.6%,安徽医科大学为9.1%,而安徽中医药大学仅为3.4%。不仅考分相对较低,学生报考意愿同样存在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