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等级博物馆概述
1 等级博物馆的评定
等级博物馆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给博物馆评定的质量等级,类似于酒店的星级。博物馆的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对博物馆进行评估是欧美等国家的惯常做法,我国博物馆的评估工作借鉴了其有益经验,对博物馆评定级别则是我国加强博物馆管理、提高博物馆质量的特有方式。从2008年开展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以来,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先后公布了6批次的国家等级博物馆(表1)。经过原有等级馆级别提升(如三级博物馆升为二级、二级博物馆升为一级)、降级(如2013年5月,经过重新评估,北京天文馆、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国海军博物馆和华侨博物院未达到国家一级博物馆建设标准,降为二级博物馆),全国目前共有等级博物馆855家,其中一级博物馆130家,二级博物馆286家,三级博物馆439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6%。
表1 国家等级博物馆评定日期及数量批次 日期 评定单位 等级 数量2008年5月18日一级 83二级 171 2009年5月19日 三级 288第一批国家文物局2012年11月15日一级 17二级 52 2013年4月24日 三级 144第二批国家文物局一级 34二级 97 2018年9月18日 三级 86 2017年1月20日第三秕中国博物馆协会
2 安徽等级博物馆的分布
安徽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232家,总数位居全国第8。从2008年安徽省博物馆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以来,安徽先后有2家一级博物馆、12家二级博物馆、18家三级博物馆共32家博物馆获评相应等级(图1、表2),位居全国前列。在32家等级博物馆中,安徽博物院等30家属于文物系统,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为行业博物馆,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是全省等级博物馆中唯一的非国有博物馆。
从地域分布看,安徽16个地级市中,除芜湖市外均有等级博物馆,未出现等级博物馆过于集中的现象。从全国范围看,等级博物馆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或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从历史上看,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博物馆的发展,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经济发展程度,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历史的某个时期也是经济发达的区域。江浙地区在历史上是经济发达地区,今天依然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博物馆资源丰富自在情理之中。
图1 全国等级博物馆区域分布
表2 安徽省等级博物馆城市 一级博物馆 二级博物馆 三级博物馆合肥 安徽博物院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巢湖市博物馆、李鸿章故居陈列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蚌埠 蚌埠博物馆淮南 寿县博物馆、淮南市博物馆马鞍山 马鞍山市博物馆 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淮北 淮北市博物馆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淮北市刘开渠纪念馆铜陵 铜陵市博物馆安庆 安庆市博物馆 桐城市博物馆、潜山市博物馆黄山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歙县博物馆 祁门县博物馆、黄山区博物馆滁州 天长市博物馆阜阳 阜阳市博物馆宿州 宿州市博物馆 萧县博物馆六安 皖西博物馆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亳州 亳州市博物馆池州 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宣城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宣城市博物馆、广德县博物馆
安徽等级博物馆较多的是合肥和黄山。合肥作为省会城市有5家等级博物馆,黄山有4家等级博物馆。作为原来徽州府的主要辖区,黄山的历史文化悠久,博物馆资源丰富。2019年黄山有各类博物馆52家,合肥只有36家(数据源自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同)。从横向看,合肥的博物馆数量和质量不占优势。从纵向看,2016年,合肥有博物馆31家,3年时间增长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由18家减少到15家,非国有博物馆由13家增加到21家),黄山博物馆的数量未增加。原因在于近年来合肥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速,总量远超黄山(2019年,合肥、黄山的GDP分别是9409.4亿元、818亿元)。高速发展的经济能吸引包括更多文化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地方经济发展到一程度后就会重视发展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各项文化事业。2012年11月,合肥市兴建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对外开放;2018年,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的合肥市图书馆新馆开工建设,为省内之最;2020年6月,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关于邀请编制合肥市博物馆建设项目建议书的公告》中透露将投资8亿元建设合肥市博物馆,其建筑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超过2011年建成开放的安徽博物院新馆,建成后将成为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博物馆行业的发展,短期内看所在区域的文化资源,长期还是要依靠经济实力。因此,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合肥的博物馆终将领先全省是不难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