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学通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安徽医科大学这群“95后”接续变身“疫线侦察兵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疫情当下,一群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的“95后”医学生,和流调专家并肩作战,每天起早贪黑,接打无数个电话,协助处理上万条数据,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暗战”,为蜀山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

“老师,我第一个报名!”

“当我听到青年突击队招募的消息时,就毫不犹豫报了名。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社会需要我的时刻挺身而出,用专业所学为抗击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我的使命。”此次驰援蜀山电话流调青年突击队的队长朱华龙坚定地说道。

3月20日,收到支援蜀山区疾控中心开展电话流调的消息后,该校公共卫生学院的10名青年突击队成员第一时间报名响应,他们快速处理好手上正在进行的学习、科研任务后,次日一早便整装出发。10天后,卫生管理学院的10名同学作为第二批队员也抵达蜀山区疾控中心参与电话流调工作。一个多月里,队员们不惧不退,在蜀山区疾控“青”尽全力,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电话联系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有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孩子的职场妈妈,有早出晚归的辛勤打工者,有工作10小时却不计报酬的热心志愿者……”队员孟相龙深有感触地谈道,“那一条条时空轨迹,忙碌、琐碎,但也让我们看到普通人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坚持。”

千百次“您好”只为让合肥更好

“您好,这里是蜀山区疾控。请问您是XX吗?”“请问您是否去过……”这段话是队员崔文虎每天说得最多的话。虽然忙碌,每天都在与疫情赛跑,但他既庆幸又自豪,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从流调到转运再到隔离,一通通电话、一张张转运单,防控工作是环环相扣的。”

一旦接到相关疫情通知,队员们要在疾控中心老师的指导下,“抽丝剥茧”般电话追踪辖区内的密切接触者,以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帮助流调对象回忆行动轨迹,排查出所有次密切接触者,并列出清单及时通知属地管控。这一切的工作都要在24小时内完成,难度之高可以想象。

“流调工作做得越细致越快,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就能早一分钟,公众暴露在病毒下的风险就会少一分钟。”队员中年纪最小的宋扬肖面容稚嫩,表情却十分坚定,“我们的询问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遇到不一致的情况,必须要反复确认多次,直到捋清楚逻辑关系。这段经历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祖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很累,但值得”

谈到参与电话流调时的“趣事”,宋扬肖笑着说:“记得有一次凌晨3点多给密接人员打电话,对方说:‘你们不会是诈骗吧?'我笑着回答:‘您见过这么敬业的骗子嘛?'”在流调时,被电话那头的人问询、质疑都是常有的事,宋扬肖十分理解对方的心情,“遇到老人家,我们更要耐心。我会尽可能放大讲话音量,一字一句地说清楚。”

队员万书卉在与校内老师线上交流时表示,虽然有的时候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还会遇到流调对象的质疑和指责,但是一想到所做的信息排查和数据统计工作是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就觉得很值得,很有成就感。“遇到配合的对象,在流调结束还会对我们说声‘谢谢',疲惫的身心顿时就感到十分温暖。”

“蜀山区政府和学校的领导、老师非常关心我们,不仅前来看望,还经常给我们送好吃的,遇到困难也帮我们及时解决。”队员黄雨鑫说道,“我们几个队员临近毕业,同时还需要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压力不小。学院老师也帮我们协调时间,邀请教授一对一指导,让我们很安心。”

来自公共卫生学院和卫生管理学院的两批20名队员即将完成阶段性任务回归学校,而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的30位队员已整装待发。他们将继续完成这场青春接力,和无数默默守护着合肥这座城市的坚守者一样,以点点微光,汇聚成灿烂星河,照亮抗疫征途。(付梦宇、陶玉霜)